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有没有后续报道?

最后编辑时间:2025-08-03 13:45:5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据英媒8月1日报道,这曾是比利时版的“诺克斯堡”,拥有固若金汤的金库、尖端警报系统和超高精度动作传感器,堪称全球安保最严密的钻石中心。然而2003年,安特卫普世界钻石中心却上演了史上最大胆的钻石劫案——盗贼们带着价值约1亿美元(约合7.2亿元人民币)的钻石扬长而去,其作案手法之精妙令警方百思不得其解。

  这场堪比好莱坞大片的劫案最终将警方引向意大利都灵,锁定了一个名为“都灵学派”的精英犯罪团伙。该团伙成员各怀绝技,有的擅长破解保险柜,有的精通监控系统。尽管他们作案时使用了间谍相机笔,甚至仿制了整个金库,但最终却因一个低级失误败露——丢弃在城郊森林的垃圾袋里,残留着吃剩的奶酪和萨拉米三明治。

  在最新的纪录片《世纪劫案》中,劫匪成员亲述作案经过,办案警探也揭秘了破案关键。2003年2月17日周一清晨,安特卫普钻石警队指挥官阿吉姆·德布鲁克刚进办公室,就接到同事帕特里克·佩斯的紧急汇报:“金库被撬了。”这堪称史上最轻描淡写的案情简报——当他们抵达现场时,只见惊慌的钻石商人们乱作一团,地下二层金库更是一片狼藉。

  帕特里克回忆:“一英尺厚的钢制大门洞开,墙面上布满被暴力开启的保险箱,地上散落着劫匪看不上的小额纸币和碎宝石,我仿佛站在阿里巴巴的藏宝洞前。”189个保险箱中近全数遭洗劫,消息瞬间引爆全球媒体。但最令警方困惑的是:盗贼如何突破堪称天衣无缝的安防系统?

  “金库密码每周更换,理论上存在1亿种组合可能。”帕特里克解释道。更精妙的是磁性报警系统:当警报启动时,若有人试图开门就会破坏门框与门板间的磁场触发警报。金库内还装有光感、动作与热感三重探测器——事后发现光感器被黑胶带覆盖,动作传感器则被发胶喷雾干扰。

  13层大楼里24小时运作的24个监控探头本该记录一切,但案发周末(2月15-16日)的录像带却不翼而飞。“我最初怀疑是内鬼作案。”阿吉姆说。但经过彻查,所有安保人员都被排除嫌疑。直到当天下午,一通电话扭转了局势。

  重大突破来自安特卫普以南25公里的弗洛丹博斯森林。一位店主在喂野兔时发现可疑垃圾袋,里面除了印有“安特卫普钻石”字样的碎纸片,还有绿宝石碎屑、钞票、扳手、手电筒,以及吃剩的意大利面、奶酪、萨拉米三明治和葡萄酒。“这些食物说明他们有个藏身据点。”帕特里克分析。更关键的是发现了被掏空的监控录像带外壳,后来警方在高速路上找回磁带,索尼专家成功复原后,期待已久的“犯罪实录”竟变成了一部色情片。

  通过拼接碎纸片,警方复原了一份意大利文文件:这是意大利Damoros Preziosi钻石公司申请在钻石中心安装安保系统的许可。调查发现该公司租用办公室两年却从未使用,签约人“莱昂纳多·诺塔巴托罗”正是意大利警方熟知的珠宝大盗。垃圾袋里的收据显示,劫匪购买了伸缩拖把等作案工具,五金店老板指认购买者正是监控专家埃利奥·多诺里奥。

  都灵飞虎队负责人马尔西·马蒂诺向比利时同行介绍了“都灵学派”——这个专门洗劫银行金库的犯罪联盟,成员按特长分工协作。至此,警方已锁定三名主犯。但诺塔巴托罗在纪录片中的供述与警方推理大相径庭。

  这位西西里出生的职业罪犯承认参与作案,却声称主谋是化名“亚历山德罗”的神秘人。他描述团伙成员包括:1.93米的“怪物”(开锁专家)、“天才”(黑客兼警报专家)和“钥匙大师”(暴力开锁好手)。他们耗时两年复制金库环境,用微型摄像头记录密码,甚至改造灭火器作为图像传输装置。

  诺塔巴托罗称案发当晚他们从后巷架梯潜入,用发胶干扰传感器,“天才”则破解了磁性报警系统——这与警方发现的“用双面胶替代螺丝保持磁场”的伎俩不谋而合。数小时后,满载而归的劫匪在诺塔巴托罗公寓庆功。据其供述,本应销毁的垃圾袋因同伙失误被遗弃森林,成为破案关键。

  讽刺的是,这位自信未被盯上的主犯在案发一周后竟重返钻石中心还车,被大楼经理认出入狱。警方在其公寓查获与森林垃圾DNA匹配的三明治、藏有摄像机的穿孔包,以及同款意大利食品收据。通过电话记录和DNA比对,最终确认四名罪犯:诺塔巴托罗、“怪物”费迪南多·菲诺托、“天才”多诺里奥及其好友彼得罗·塔瓦诺。

  “什么间谍笔、复制金库,简直像编电影剧本。”阿吉姆警探嗤之以鼻,“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幕后主谋。”诺塔巴托罗最终获刑十年(实际服刑六年),三名同伙各判五年。但此案最大谜团仍未解开——价值远超1亿美元的钻石至今下落不明。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