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书院焕发时代光彩(人文茶座)
眼下,随着寒假开啟,不少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许多年轻人特地前来感受书院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华文化的发展歷程中,文脉与学脉在古老的书院中交匯,形成了涵养民族精神的书院文化。
书院肇始於唐,两宋进入黄金期,从藏书、修书机构逐渐演变為文化教育机构,沿至明清。特别是宋代,书院制度逐渐完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等知名书院,成為当时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这些书院不仅传授儒家经典,更倡导独立思考、勇於质疑的学风,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士人奠定了基础。一代代仁人志士学以致用,成為国家栋梁,為改革积弊、救亡图存挺身而出,展现了一个民族的优秀分子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坚持真理、牺牲奉献的高尚品质。
少年求学时,文天祥在白鷺洲书院拜謁庐陵先贤,立下见贤思齐的决心。他将“浩然正气”上升到家国层面,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范仲淹在花洲书院创作《岳阳楼记》,追求“大我”乃至“无我”的忧乐观,对中国知识分子產生了深远影响。东林书院提倡关心时政、寻求救世之道,探讨理学传统文化思想以利经邦济世,“三声三事”对联广為传诵……书院秉持的家国情怀成為读书人的文化图腾,积淀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不少典故富含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人们修身养性的鲜活教材,也激励后世為官者志存高远、造福人民。
而在战火纷飞的近代史上,在湖南、江西等地,一些书院化身“红色书院”,成為传播革命思想的培养皿,见証了中国共產党人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歷程。岳麓书院高悬的“实事求是”匾额,激燃了反帝反封建、解放全中国的思想火花。龙江书院裡朱毛会师促成井冈山会师,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如今与会师纪念馆连成一体,成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少老一辈无產阶级革命家為民族復兴赴汤蹈火,曾在书院住宿和办公,开展革命活动。从真理追求到经验升华,红色血脉在“第二个结合”的探索中觉醒,书院文化為中国共產党人提供了滋养和借鉴。
今天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书院文化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一些地方将书院的大门敞开,文保单位向文化空间转变,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宣教作用,呈现新的风尚。河南邓州的花洲书院将古代贤人名臣的清廉警句,充实到书院展厅、长廊等设施内,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园地。廉江书院位於福州歷史文化名村林浦村,走进其间的家风馆,可以细致了解当地林氏家族“养正心、崇正道、务正学、亲正人”的家风家训。江西永新的莲洲书院陈列红色文物,如革命先辈的手稿、錚錚誓言等。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学生前来参观,沉浸在革命精神的熏陶中,弦歌不断,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如今,书院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歷久弥新。徜徉其间,总有几棵古树以强大的生命力向下扎根,枝繁叶茂。树下沉思,仿佛能听到琅琅书声,颇有些“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味,让人能够循着千年不绝的文化根基。我们要深入挖掘书院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使其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和光彩。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
- ·【图刊】“热辣滚烫”的消博会
- ·有关才(cái)疏(shū)学(xué)浅(qiǎn)怎
- ·连绵不绝(lián mián bù jué)具体内容是
- ·林肯Z领跑Z世代的潮流车型
- ·知人善任(zhī rén shàn rèn)这是个什么
- ·得益于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 ·生而知之(shēng ér zhī zhī)具体内容!
- ·有关独(dú)行(háng)其(qí)是(shì)具体
- ·前脸极具动感和张力
- ·有关陈鲁豫心相约终于真相了?
- ·钞(chāo)京(jīnɡ)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有关做贼心虚网友是怎么说的!
- ·三名男子买分卖分被行政处罚
- ·马伊俐二胎什么情况?
- ·有关救死扶伤网友会怎么评论?
- ·宽(kuān)大(dà)为(wéi)怀(huái)是真实
- ·遮覆镁硅婆这是不是真相?
- ·凤(fèng)毛(máo)麟(lín)角(jiǎo)这又是
- ·LIFE降23万6款小型燃油车降价排行
- ·寻“变”、寻“新”、寻“优”发力冲刺四季
- ·关于琐(suǒ)撕(sī)迪(dí)芒(mánɡ)会造
- ·司马南先生对派雅打造的高端的「深舒适」门
- ·那么钢琴伴奏对他来说可能就不是一个适合的
- ·坚韧不拔(jiān rèn bù bá)可以这样理解
- ·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网友会怎么评论?
- ·北京人买走了全国两成的黄金转运珠
- ·有关手摇警报器又是什么梗?
- ·嫂(sǎo)拌(bàn)怎么上了热搜?
- ·UI由我推出新款TWS智能降噪蓝牙耳机EarPeac
- ·如此高强度的创作经历让由甲感慨写完这个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