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Z世代”的悦己消费图鉴:不为生存必需买单只为心动体验付费

最后编辑时间:2025-03-21 20:48:46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当春日暖阳拂过城市街巷,一场关于“悦己”的消费浪潮正在赣江两岸涌动。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从格子间的洋牡丹花束,到“Z世代”珍藏的演唱会荧光棒,再到占据展示柜C位的限量版手办,这些看似“无用”的非必需消费品,正构筑起年轻消费市场的新图景。当“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商品的情感体验已然超越实用功能,“不为生存必需买单,只为心动体验付费”成为撬动年轻群体消费意愿的关键所在。

  3月16日,南昌千花伴花鸟市场迎来周末客流高峰,往来顾客在鲜花绿植间流连驻足。商户们如数家珍地推介时令花卉:“海棠花、绣球花颜值高,栀子花的香气能弥漫整个房间。”刚经历妇女节的热潮,康乃馨的余香尚未散尽,又见几位披着亮色丝巾的阿姨俯身端详薄荷、迷迭香盆栽,“两盆才二十块,既经济又实用,夏天摆在窗台上,蚊虫都不敢近身了。”

  这场鲜花盛宴早已突破节庆的藩篱。在万象天地鹿岛会员店,黄莺、紫罗兰、洋桔梗花束组成春日调色盘,店员介绍:“这些都是刚到的新鲜花株,带回家精心养护能开上半个月。”恒茂梦时代广场的花店内,释放着春日独有的“多巴胺”气息,5元一支的玫瑰、8元的郁金香、9元的牡丹菊颇受顾客青睐,商户修剪着花枝感慨:“现在买花不挑日子,尤其是这些小花束,顾客一般都会搭配着买两朵,一天能卖三十多支。”

  陈女士的周末仪式,是新购6支粉色的郁金香。“48元就能买回春天的某个片段,工作日我还会买几支洋牡丹装点工位。”她在社交平台晒出的花事日记里,雪柳花与虞美人轮番登场,芍药在青瓷瓶里舒展着绸缎般的花瓣,“每月不过百元的鲜花开销,算是给自己的情绪补偿。”

  当鲜花经济在春日绽放时,另一股悦己暖流正在城市橱窗里悄然涌动。江西国际珠宝城的玻璃展柜里,掐丝珐琅耳饰、3D硬金锻造的吊坠、仅1克重的5G工艺手链璀璨夺目。孙女士正在试戴一款0.8克重的喜鹊登梅吊坠,“现在金价699元/克,小克重饰品工费只要20元,特别适合日常佩戴。”她笑着向记者展示指间的金戒指,“这些小物件既是穿搭的点睛之笔,也是我给自己设定的职场进阶奖励——每完成一个项目,就犒赏自己一件心仪的首饰。”

  在这片悦己消费浪潮中,“轻量化”成为鲜花与黄金共同的密钥。花市里10元4盆的多肉“萌军”正攻占年轻人的窗台;直播间19.9元的鲜花配送服务承包着上班族的四季浪漫;珠宝柜台前,女孩们将价格“亲民”的黄金串珠编成手绳……消费主义的宏大叙事正被解构成无数个“小而美”的悦己时刻。

  3月15日至16日,王力宏“最好的地方”巡回演唱会首站在南昌引爆音乐热浪。观演首日,南昌国际体育中心体育馆外,来自杭州的张女士正对着手机导航计算时间,她提前购买了返杭高铁票,要在48小时内完成“杭州—南昌—杭州”的音乐穿越。

  这种“打飞的”、乘高铁观演的生活方式,在当代年轻人中已蔚然成风——根据售票平台统计,2024年南昌27场演唱会吸引超百万观众,其中近80%为跨城而来的“音乐候鸟”,他们创造16亿元“行走的GDP”背后,藏着当代青年“为情绪买单”的悦己消费密码。

  演唱会现场,荧光棒组成的星海随着《大城小爱》《盖世英雄》的旋律起伏。打扮精致的张女士将手机镜头对准自己,记录下这个与偶像同频共振的瞬间。观演前,她特意找化妆师做了造型:眼尾点缀了彩色亮片,卷发打理得蓬松有型,连指甲都涂成了应援色。张女士说:“以自己最好的状态坐在这里,才觉得对得起这场期待已久的演唱会。”

  在小红书“王力宏南昌演唱会”线万,大量笔记正在讨论应援妆容,“一对一精致妆容,发带任意用、脸贴任意贴”的妆造服务,在体育馆周边形成流动的时尚秀场。化妆师小桃子的化妆箱里分门别类装着金属亮片、渐变腮红和水钻贴纸,她一边为顾客编发,一边展示手机里的订单记录,其中“全妆+编发+应援美甲”的套餐最受欢迎,“盛装观演是年轻人拉满仪式感的重要一环。”

  这种仪式感正在向城市的各个角落蔓延。打开“朋友圈摄影大赛”,可以看到人民公园里的清汉女和留洋大小姐;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内,身着民国旗袍的姑娘在湖边拍照;省林科院樱花树下,JK制服与汉服裙摆交织成春日锦缎……“我们的写真套餐主打‘场景适配性’,会根据季节特色设计专属拍摄方案。比如现在正值樱花、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我们的春日主题写真就特别火爆。”位于中山路的写真馆店员介绍,“现在店铺订单爆满,拍摄都需要提前预约。”

  来到马兰圩湿地公园,穿着鲜艳碎花裙的汪女士刚结束拍摄,正对着相机放大预览照片。这位“95后”经过三家工作室比价,最终选择了398元的网红定制套餐,含1套造型、4张精修,附赠电子相册。“摄影师反复调整角度,指导我轻捏裙摆,捕捉春风拂动的瞬间,非常期待成片效果。”她认为,这些悦己投入就像购买时光胶囊,“当我老了翻开相册,能看见每个年龄段的自己是如何诠释美的。”

  当“年轻人整顿婚礼”话题引发热议,曾女士参加的一场婚礼正刮起一股清流:蔬菜与水果取代传统花艺,喜糖礼包里的两张彩票暗藏惊喜,收获了宾客的一致好评。“太幸运了,中了20元!”曾女士欣喜地表示:“在拆过太多盒包装雷同的喜糖之后,这种别出心裁的‘喜糖+彩票’组合让人感到眼前一亮。”

  “与传统婚礼追求排场不同,我们更注重婚礼的真正意义,期待留下更纯粹、真挚的回忆。”新郎吴先生说,婚礼是宣告小家庭成立的典礼,应该从“悦人”回归到“悦己”。同时,在新郎新娘看来,“精简婚礼本质上是一种理性消费,我们通过控制成本合理减少婚礼开销,完全不会降低婚姻的幸福指数。把省下来的钱花在提高生活品质上,反而能获得更深厚和持久的满足感。”

  如同极简婚礼对质价比的追求,盲盒消费也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在万象天地TOP TOY店,26岁的陈先生正在研究DORA百无禁忌系列盲盒的购买攻略。他熟练地掂量着盲盒的重量,仔细聆听晃动时的声响,试图通过这些经验加大抽中心仪手办的几率。最终,他花费222元购买了三个盲盒,如愿抽中“虎啸”手办。“虽然直接购买可以节省148元,但盲盒的魅力就在于那份期待与惊喜。”陈先生解释道,“从挑选时的忐忑到拆盒瞬间的惊喜,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正是我愿意支付溢价的原因。”他觉得靠“运气”抽奖,远比直接购买要更“悦己”。

  不过,“悦己不任性”始终是年轻一代的消费信条。陈先生在盲盒消费中设置“月度快乐基金”,每月从工资中划出500元用于收藏手办,同时巧妙利用信用卡积分兑换电影票、领取茶饮代金券等方式平衡开支。“消费的真谛在精不在多,在适不在贵。”陈先生一边展示用积分兑换的精美手办,一边分享他的消费哲学,“悦己消费不是享乐主义,理性消费也不是压抑欲望,而是让每笔支出都成为生活的高光注脚。”

  在蓬勃发展的悦己消费市场中,类似的理性消费现象正在上演:有人既愿意豪掷半月工资体验戏剧,也乐享公司食堂10元营养套餐的烟火气;文创爱好者为非遗手作一掷千金,却在拼单群里为省5元运费反复比价;健身达人不惜投资万元私教课程,却精打细算地在二手平台淘换运动装备……

  新一代消费者既不愿做苦行僧式的极简主义者,也警惕成为被物欲裹挟的消费囚徒。他们在理性预算的框架下,构建起“将就”到“讲究”的悦己消费体系——在核心需求上追求极致体验,在日常开支中则保持适度节制。(全媒体见习记者 曾莎莎 文/图)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