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八百里巢湖“变身”记

最后编辑时间:2024-06-19 07:13:28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每天早上6点半,李业炳便准时骑上电动车来到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联圩,开始一天的巢湖岸线巡护、候鸟保护等工作。

  李业炳生活的肥东县长临河镇,濒临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今年77岁的他,从小便跟随家人在巢湖捕鱼。2020年,巢湖全域实施禁渔,有着近60年“渔龄”的他正式从湖里“退休”,并在政府的帮扶下来到十八联圩当起护林员,过着“退渔上岸”的新生活。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巢湖大堤罗家疃段考察时强调:“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禁渔之后,当地政府联系外地企业来到长临河镇开展招聘,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上岗培训,我们全家都参加了。”李业炳说,如今巢湖不仅拥有水清岸绿的美景,也是市民眼中的鸟类乐园,正逐渐恢复成从前水天一色的场景。

  无独有偶。曾是当地渔民的许道童,在全面禁渔后也上岸“变身”,目前是合肥市包河区巢源公司蓝藻事业部负责人,负责16.8公里沿岸蓝藻打捞以及机械、人员、船只设备调配等工作,同时参与科技治藻,加快巢湖生态高地建设。

  “经过这几年的科学治藻,让老百姓看得到变化,闻得到变化,感受得到变化。水变清了,鱼变多了,候鸟也变多了。” 许道童说。

  近年来,合肥市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推行内湖生态一体化治理。2020年以来,十八联圩修复湿地接近2万亩,已形成水下有草、水中有鱼、水上有鸟的自然生态风貌。

  “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言犹在耳,如今合肥人正亲手将它实现。(吕欢欢)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