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加新店劈柴院“归来”

最后编辑时间:2023-10-09 19:46:5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商户的叫卖声、游客的嬉闹声混杂着商铺厨房飘出来的热气,热闹的景象在劈柴院上演……10月6日,许多青岛人携家带口来到这里怀旧,还有更多游客慕名而来,让劈柴院营业部分再现昔日繁盛。据了解,劈柴院将会以传统美食、国潮零售、民俗体验、非遗文化体验等为主导业态,打造老字号文化深度体验区。

  火红的灯笼高高挂,民国风格的招牌挂于两侧墙上,红色的门窗古朴雅致,劈柴院的街道装点得古色古香。记者发现,首批开业商户以餐饮小吃为主,有馄饨、饺子、烤肉、锅贴等。

  10月6日11时许,老字号高家锅贴门前排起长队,顾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店内9张桌子已经坐满,店外加了4张大桌也被坐满。“太忙了太忙了。”店主高先生感慨道。到12时左右,由于等候的顾客太多,高先生提醒“就餐至少要等半小时”。

  记者发现,前来就餐的顾客以老年人为主。“10多年前我就经常来吃这家店,经过多年改造,现在又能吃上这口,还是那个味道。”顾客龚女士介绍,她是特意前来劈柴院,“修缮后变得喜气洋洋的。”

  “青岛文创雪糕”是一家快闪店,店内主营文创雪糕,雪糕造型有五月的风、网红墙、天主教堂等,非常受年轻人喜爱。“这几天生意火爆,一天能卖1000多支雪糕。”店主介绍,店铺于10月1日正式开业。

  记者了解到,劈柴院首批入驻商户有16家餐饮商铺、25个摊位与5个文化场景,既有劈柴院豆腐脑、饺子楼、高家锅贴等老商户,也有铜锅涮肉、八带烧、牛肉煎饼等新业态。

  2012年,劈柴院被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了打造好劈柴院这一最具市井气的老青岛地标,市南区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对劈柴院进行新一轮保护更新,按照修旧如初的要求,经历了拆除违建、保护修缮、街面整治以及美陈设计等细致工序。

  “此次改造主要按照上世纪初老劈柴院的风格进行。因为几经改造,房屋风格有所改变,此次改造通过对公共区域陈设、商业标识标牌等设计,将建筑风格恢复到最初的样子。”运营方青岛海源里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佳介绍,“劈柴院一直是以小吃、茶楼为主要业态,此次改造也遵循原来的风格特色。”

  赵佳介绍,此次改造主要是对危房加固以及基础设施改造,“劈柴院历经百年,许多房屋已经破败,房屋加固改造是一项重要工作。”

  在基础设施的改造方面,由于原来预留的管道比较细,劈柴院商户大部分是餐饮店,所以管道堵塞经常发生,同时很多商户没有装隔油池。赵佳介绍,这次改造对所有管线进行梳理,并新建隔油池和排水设施,还增加了供电容量,彻底结束劈柴院限水限电的历史,改造后的基础设施能满足未来所有商户从事餐饮经营的条件。

  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善外,劈柴院的文化软环境也得到丰富,现场有乐队演出、复古风巡游、曲艺专场等演艺活动。

  10月6日11:30,实景剧目《劈柴院2023》在江宁会馆上演。“我们是在劈柴院整个大环境里,做了一个沉浸式、互动加体验的实景短剧《劈柴院2023》。通过这几天的现场情况来看,观众对短剧的认可度非常高,大家都跟随戏剧的场景变化、节奏来互动观看剧目。”《劈柴院2023》总导演张鹏说道。

  “我们是来青岛旅游的,听说劈柴院很火就过来了,正好碰上这个演出,感觉很新颖。”游客张女士说道。

  “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过程中,我们注重挖掘历史的丰富内涵,对劈柴院进行全新升级。”青岛海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表示,“一方面,是为了恢复青岛的历史文化,让青岛人记忆中的劈柴院场景重现出来;另一方面,将会以传统美食、国潮零售、民俗体验、非遗文化体验等为主导业态,将老字号与新业态结合,打造一个老字号文化深度体验区。”

  赵佳介绍,此次劈柴院改造面积共涉及28000平方米,对商铺区域重新规划,将原有的100处商铺增加至120余处,整体项目预计明年5月开放。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