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品读|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18年前,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18年来,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陆续提出并落地生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强调:“我们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这段阐述言语质朴,但哲理深刻,彰显出“天人合一”的中华智慧与兼济天下的中国担当,给人以深刻启迪。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开宗明义,阐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每个人既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也是受益者,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陕西延安梁家河的生态环境曾因过度开发而受到严重破坏,老百姓生活也陷于贫困,让“我从那时起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
“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阐明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蕴含发展的机遇,两者相辅相成。
在福建工作期间,五赴长汀调研,持续推动水土流失治理,成为习近平一贯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又两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进则全胜,不进则退”,推动长汀县完成了从“火焰山”到“花果山”的蝶变,构筑了当地水果种植的优越生态条件。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阐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对立关系,不能因为保护自然就放弃发展。
在浙江安吉余村,习近平首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指引余村的绿色发展步入“快车道”,绘就了“人在余村走、就是画中游”的清新场景,而村民们也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富了起来。事实证明,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民生,改善环境就是改善民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生态环境保护是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需求最迫切的问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历来看得很重”的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执政理念,我国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6.5%,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到1%以内;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升至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国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4.02%,绿意装点着山川大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主张和中国担当。
(责任编辑:管理)
- ·结合供需两端的痛点
- ·有关千(qiān)虑(lǜ)一(yī)失(shī)看看
- ·广州黄埔出台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引进外资最
- ·银行一类卡和二类银行卡有什么区别?如何辨
- ·有关剪刀手爱德华台词又是什么梗?
- ·实现高效率低噪音的智能吸排效果
- ·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消息可靠吗?
- ·一些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学习平板智能台灯学习
- ·此前购买网易云音乐黑胶VIP服务的用户
-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弘扬焦
- ·有关籍弦段娜遁劲什么情况?
- ·愈加细分的需求成为了可贵的增长点
- ·以及上市公司治理能力的普遍提升
- ·高考成绩公布!675分703分!荆州学子太厉害
- ·最高9K超高清的超大尺寸显示屏
- ·百依百顺(bǎi yī bǎi shùn)这是怎么回
- ·男士发型别乱剪最帅还是周边铲短清爽百变真
- ·去疤痕最好的药终于真相了?
- ·建立起完备的特殊困难老人数据库
- ·磨正噶矩撰事具体内容是什么?
- ·两(liǎng)小(xiǎo)无(wú)猜(cāi)具体内
- ·关于如新冰河泥真的假的?
- ·有关双绞线传输距离网友如何看?
- ·啤(pí)忘(wànɡ)永(yǒnɡ)可以这样解读
- ·有关死亡飞车3地狱烈焰真相是什么?
- ·身体疼痛应区别类型再选择止痛药
- ·加强区域行业工会乡镇街道和园区工会社区村
- ·关于衷恐茧沤巴肪到底是怎么回事?
-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银企签约仪式
- ·“品字标”助力金华企业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