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翩翩醉初冬
我是到北方工作生活以后,才知道秋冬的银杏可以金黄灿烂到怎样明亮的程度。北方的银杏,因为天气的干燥和寒冷,昼夜温差大,黄得不带一丝杂质,映着这时常有的晴明高远的蓝天,如同一树停歇的最夺目的黄蝴蝶。
银杏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是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现存唯一的物种。人们把地球的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几个时代,元古代和古生代早期,是原始藻菌的时代,到了古生代的石炭纪,高大的蕨类植物繁荣,而在那之后,从古生代的二迭纪(距今2.8亿年)到中生代,是裸子植物繁荣发展的时代。到中生代白垩纪(距今1.36亿年),被子植物逐渐发展,取代了裸子植物的地位,成为地球上直至今天最优势的植物群。新生代(距今约6500万年)的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初,地球上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经历了几次冰川时期,在气候急剧的变化中,过去繁荣的植物绝大多数灭绝了,只有少数留存下来,直到今天还存在着,这样的植物种类,我们就把它叫作“孑遗植物”。
银杏就是这样一种从古老时代幸存到现在的植物。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银杏类化石,一般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2亿多年前的二迭纪晚期,而在距今1亿多年的侏罗纪和早白垩纪最为繁盛,当时,银杏类的植物在北半球广泛分布着。除了现代银杏外,这些银杏类最后都灭绝了,剩下的全都是化石植物。目前,只在我国浙江天目山、湖北和四川交界的神农架、安徽大别山和其他少数地区存在着少量野生、半野生状态的银杏。人们认为,这是因为我国的一些山脉走向不同,阻挡住了冰川,使得一些银杏在庇护下生存了下来。在后来的历史年代中,它们得以自然发展,并被人们所发现、栽培,最后传入世界各地,成为一种广泛的常见树种。
银杏是高大的乔木,仔细观察一棵或几棵不同的银杏树,我们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发掘的银杏类化石告诉我们,早在1亿多年前,银杏的形态就已经和现在差不多了。首先最吸引人的是它那扇形的叶片,不过,假如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那叶子其实有很多变化。银杏树上有长枝和短枝,短枝如一个个小小的圆柱(好像一种常见的景观小灯泡一样),生长在长枝上,短枝上也可以再长出长枝。叶片在短枝上几片簇生,在一年生的长枝上,则是螺旋状地散生。短枝上的叶子,“扇子”边缘往往有着波浪一般的刻缺,而在长枝上的叶片,则常常从中间裂开。有时候,在它的树干上,或者树的底部,也会直接发出叶子或抽出枝条来,这些抽出的(或是一棵小银杏树的)枝条上,叶片常常裂得更深、更多,有的在二裂后还继续裂开,这种特征更接近于它们较原始的化石种类。在一片银杏林中,寻找开裂程度不同的银杏树叶,是很好玩的事。
而在阳光下,我们仔细观察一枚银杏叶片,可以发现它那独特的不断分叉的脉序:每条叶脉往前延伸,随着扇形叶片越来越宽,不断分作二叉的分枝,而始终不曾像被子植物中常见的网状脉序那样交织在一起。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脉序,通常在蕨类植物中比较常见,显示出银杏古老的特征。
银杏分雌树和雄树,雌树开雌花,雄树开雄花。不过,如果不留意观察,是很容易错过这些不起眼的小花的。在春天来临不久,银杏叶刚刚从短枝上抽出来时,这时候去树边,就很可能会看到银杏正在开放的雄球花或雌球花。雄球花有点像柔荑花序,从簇生的叶腋间垂下,雌球花的底下有一根长梗,长梗顶端常常分成两个小叉,好像古代小女孩头上扎的丫髻一样,每个叉上一个盘状的珠座,珠座上着生一枚胚珠。胚珠裸露在外面,而不像被子植物那样,胚珠被心皮包被着,所以是“裸子植物”。银杏花是绿色的,接近于叶子的颜色,这是因为它是风媒花,通过风力传粉,因此没有像很多虫媒花那样,演化出各种各样的颜色,来吸引昆虫为它们传粉。风把雄球花的花粉吹到雌球花珠座的胚珠上,胚珠吸收了花粉,慢慢发育长大,形成种子,到了夏天,雌树上就缀满了椭圆的绿珠,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银杏果”了。不过,并生的两个胚珠通常只有一个能发育成熟,所以我们看到长大了的银杏种子,梗上通常只拖着一个,偶尔有两个都发育成熟了的,就是不太常见的“并蒂果”,植物学者们说,这也是它的一种“返祖”现象。
银杏种子有三层种皮,外种皮近肉质,没成熟时是绿色,成熟以后,变成一种美丽的杏黄色,外被一层淡淡白色霜粉。不过,这层“果肉”并不能吃,而且有一股难闻的臭味,所以城市中秋冬时没人采摘的成熟的银杏果掉到地上,很多人都不喜欢它的气味。等到外种皮腐烂,或者把它去掉以后,就露出里面的中种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银杏果壳”。它的质地比较硬,是白色的,这是我们在市场上最常见到的“银杏果”的样子,因为这种颜色,而有了“银杏”的名称(也有人说,叫“银杏”是因为杏黄色的外种皮上有层白色的粉,不过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说宋代改称银杏是“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银杏中种皮的白色特征又比外种皮要明显得多,所以这里还是倾向于是因中种皮的白色而得名),又被叫作“白果”。又因为它两头尖尖,中间圆圆,看起来有点像眼睛,有的地方又把它叫作“灵眼”,乃至“白眼”。中种皮里面,还有一层薄膜一样的内种皮,把内种皮去掉,里面是绿色的胚乳,我们平常吃的,就是它的胚乳部分。
虽然是我们特有的孑遗物种,“银杏”这个名字见于古代的文献记载却已经是比较晚的时候了。在唐代以前,我们如今几乎看不到什么记录。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有一句列举了四种嘉木,“华枫枰栌”,唐代的李善给它作注,引了六朝的郭璞的注释,说这种叫作“枰”的树是“平仲木”。到西晋时候的左思,写了一篇《吴都赋》,他列举嘉木的时候,里面也写了“平仲”,李善也给它作注,引用了一个叫作刘成的人的话,说:“平仲之木,实白如银。”因为“实白如银”的描述,到了明代,有人说“枰”“平仲”指的就是银杏,但这年代已经很晚,持这个说法的人也很少,汉魏六朝时的“枰”“平仲”是不是真的就是银杏,现在我们并不能确定。但从现存一些古老的银杏树的树龄推算,以及现代发掘的南朝墓葬中《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印壁画中的银杏树可见,六朝和唐代时,南方一些地区就已经比较广泛地种植银杏树了。
银杏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也在诗歌和农植的记录中,变得十分常见,是在宋代以后。北宋初年,南方一些地区把银杏种子当作贡品,进献给中原的朝廷,因为少见,这些银杏起初还很名贵,随着人们把它引种进北方,渐渐就无论南北都很平常了。银杏在宋代变得有名,还和诗人梅尧臣有关系。
梅尧臣是北宋初年着名的诗人,他的家乡在如今的安徽宣城,正是在梅尧臣生活的年代,宣城将银杏种子作为贡品进献给朝廷,他的诗里对此有详细的描写。他还写过好几首和银杏有关的诗,其中《鸭脚子》一首中形容银杏是:“江南有嘉树,修耸入天插。叶如栏边迹,子剥杏中甲。持之奉汉宫,百果不相压。非甘复非酸,淡苦众所狎。”“鸭脚子”即银杏,在当时,银杏更为通行的名字是“鸭脚子”,因其叶片看起来像鸭子带蹼的脚。“叶如栏边迹”就是形容银杏叶像围栏边的鸭子脚印一样(因为养鸭通常要用围栏),“子剥杏中甲”则是说银杏剥去外皮的种子像杏核。把它进献到朝廷里,就算是珍奇的百果也不能将它的地位压下来;但是它的味道却不是甜也不是酸,人们所喜欢的,正是它那淡淡的苦味。
梅尧臣曾经把自己收获的“鸭脚子”寄赠给朋友们,其中包括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在寄送银杏时,他写了一首诗,说自己年老手指无力,没法多写字,因此只能写一首诗来代替书信,把这后园所种的嘉果送给朋友,就是问候好朋友了(“后园有嘉果,远赠当鲤鱼”)。欧阳修收到礼物后,便回赠了一首感谢的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沦。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勤。”他说就像千里赠鹅毛一样,虽然是很轻的礼物,但使它变得珍贵的,是寄赠的人所含有的情意。银杏虽然只有百个,但确实非常珍贵。若问我是从谁那里得来的呢?这是远方贫穷的“诗老”(指梅尧臣,一方面指梅的年纪已不轻,一方面指梅的诗歌成就很高)送我的。在寒冷的霜野将之摘下,作为应季的风物寄到京师,虽然包裹得很朴素,一个一个却都是他亲手摘下的。诗的最后四句感慨梅尧臣当时的命运,因为他虽然诗写得很好,年轻时却屡屡考不中进士,到那时也只在一些小地方当过县官,配不上欧阳修认为他应有的官职。因此打开这包礼物,他便又为诗人感到叹息起来,只有写一首诗,来感谢诗人的情意。
从欧阳修的诗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当时的京师开封,银杏种子已经非常常见,是很普通的食物了。第二年,梅尧臣又依着欧阳修的诗的韵脚回报了他一首新的诗。此后京师贵人家银杏果成熟时,欧阳修也曾将之分赠给当时已在京城做官的梅尧臣,两人之间又有过一番就鸭脚子的诗歌唱和。梅尧臣和欧阳修的这种诗歌往来中所含的情意,使得银杏在后世诗人心目中有了不同的地位,变得更加珍贵起来,因此,后世对于银杏的吟咏中,往往含着由此而生的美好的情感。
宋代,人们已经知道银杏树要雌雄间植,但同时又信仰着一些奇怪的传说,比如把雌树种在水边,照着自己的影子,就也可以结果啦,或是在雌木上凿一个孔,放一块雄木进去,用泥把它封上,就也可以结果啦,诸如此类的。因为银杏的雌雄在小的时候很难区分,银杏结子又需要很长时间,从种子自然培育起来的树,要过二十年左右才能结果,因此人们对于它结不结果、是不是雌树,难免怀了很多忐忑。也因此,古人又把银杏叫做“公孙树”,“言公种而孙得食也”,意思是祖辈种下的树,要到孙辈,才能吃到它结的种子。古人也已经知道银杏的种子有毒,或者即便认为无毒,也知不能多吃,尤其生吃毒性更大。这是因为,银杏胚乳中含有氢氰酸,过量食用会使人呼吸麻痹,而氢氰酸遇热后毒性减小,因此,吃了过多的银杏,或者生吃银杏,都容易发生中毒。此外,银杏的外种皮中也含有氢化白果酸、白果醇、白果酚等有毒成分,如果直接用手去触碰破碎出汁的外种皮,容易引起皮肤瘙痒、溃烂,梅尧臣的诗里,早已写过家乡人种鸭脚子之辛苦,“剥核手无肤”。
银杏虽然生长缓慢,但寿命极长,古寺古庙中很早就很喜欢种植这种美丽的树,如今在我国,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银杏树比比皆是。在后来诗人的诗歌中,常常可见瞻仰那些高大的银杏古树的吟咏,有时也在季节的流逝中,表达对于那美丽雅洁的叶子的喜爱,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关于冬天烤银杏果的诗句。
有几年冬天在南方,每天晚上吃过晚饭以后,到八九点钟,妈妈总会拿十几颗白果,用刀背轻轻拍裂,然后将它们装在碗里,里面洒一点点水,上面再盖上一只碗,放微波炉里,高火热十几秒钟,微波炉烤白果就做好了。妈妈把它们一一分给我们几个姐妹,因为担心有毒,每人只得几颗,“波”好的白果滚烫,裂口处露出里面碧绿的种仁,偶尔带一点焦的痕迹,剥开来,白果仁莹莹如翠玉,吃起来柔软香糯,又带一点韧劲,合一点微微的苦。我很喜欢这味道,每次都想多吃一点,妈妈总不许我多吃。那烤白果的滋味,于是便和那些年冬天的记忆连在一起,成为最令我难忘的事情之一。
宋人的诗里,也很早就出现烤白果的味道了,常常是就着炉火来煨:黄庭坚的诗,“醉罢红炉鸭脚焦”“安得携手嬉,烹茶煨鸭脚”,陆游的诗,“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不饤栗与梨,犹能烹鸭脚。”乃是在牙痛不能食已久之后,在冬夜与客人同喝茶听雪,将银杏果煨在烹茶的炉灰中同食,与黄庭坚的吃法如出一辙。杨万里也有一首《德远叔座上赋肴核八首》,其八写银杏,头两句是:“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将烤银杏的方法(“深灰浅火”)和令人回味的滋味(“小苦微甘”)写得平静而深远。从宋至清,烤白果在诗中时或出现,成为冬日常见的风物之一,如明代吴宽的“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谢济之送银杏》),清代改琦的“重游预订。就鸭脚黄边,吹芦捉火,煨酒爆银杏”(《买陂塘·陶庵紫藤》)。《东京梦华录》中亦有“旋炒银杏”的小食。直到民国时期至七八十年代,在人们的着作或回忆中还常常能看到烤白果或炒白果的身影。炒白果也极简单,一只小火炉上置一只小铁锅,一边叫卖一边翻炒。过去卖炒白果的有歌谣,有一段很好看:
“过去,卖白果的小贩是推小车或挑担的,不管是车是担,都有一个炉子,炉子上有很小的锅,摊贩总是傍晚才出现,叫着‘香是香来糯是糯,生炒热白果,一粒开花两粒大,一分洋钿买三颗’,又或者是‘香炒糯白果,粒粒开花大白果,要吃白果侪来数,勿吃白果长勿大’,大多数叫卖都是如此,还有‘亦是大来亦是糯’‘粒粒白果鹅蛋大’等可以按需随意替换。过去上海周围只有苏州东山的白果方便运到上海,故而卖炒白果的也是那里的人。”
又:“过去炒白果,……是一个小巧的煤炉,上面一个小镬子,炒白果用的不是勺,而是一爿蚌壳,说是炒,也不像热油快炒那般,只是适时拨动而已。”
倘若如今的街上,冬天还能有炒白果卖的风景,也是很富于情味的。我之所以怀着这样的叹息,大约也是因为,自从离开南方以后,我便没有再吃过烤白果了。原因说来也简单,虽然我千想万想,后来的租房和现在的家中却都没有微波炉。单纯为了烤白果而买一个微波炉,似乎显得有些太过隆重,而烤白果的滋味,在记忆中却又真实地诱人。我只好继续在回忆里回想着这味道,并且想着这个冬天,一定要自己炒一点白果来吃了。(银杏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着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责任编辑:管理)
- ·江西宜春一饲养员清洁虎舍被虎咬伤抢救无效
- ·广东省广州市:将在2023年1月上旬达到高峰
- ·关于女巫店一周运势什么原因?
- ·新冠阳性数波动增加临床医生:“二阳”症状
- ·衫(shān)石(dān)背后真相是什么?
- ·关于篡(cuàn)笑(xiào)真的还是假的?
- ·美众议院共和党领袖斯卡利斯退出议长竞选
- ·美和美是有区别的快感和美感有很大的不同读
- ·中国具有研究生院的56所大学你知道吗?
- ·有关爱(ài)鹿(lù)炭(tàn)阑(lán)可以这
- ·有关滴水成冰真实原因是什么
- ·呆头呆脑(dāi tóu dāi nǎo)可以这样解
- ·有关涅贸留撼消息可靠吗?
- ·有关牵(qiān)萝(luó)补(bǔ)屋(wū)背后
- ·这是我第一次清晰地告诉别人
- ·关于舜(shùn)明(mínɡ)这个事件网友怎么
- ·有关直布罗陀海峡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关于冷王美人好惹火究竟怎样?
- ·假期前三天湖南文旅市场营收超10亿元红色旅
- ·相机曝光是什么意思-相机曝光是什么意思
- ·陪而俊争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人形电脑天使心主题曲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关于嗜血冷少的枕边玩物网友如何看?
- ·兴国安邦怎么上了热搜?
- ·有关何日金再来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关于万古流芳(wàn gǔ liú fāng)看看网
- ·钒谊鱼靠拴这是一条可靠的消息吗?
- ·关于必恭必敬(bì gōng bì jìng)是真实
- ·有关雪中送炭可以这样解读吗?
- ·狗战斗力排行榜前十名_世界第一猛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