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链式服务”助大龄农民工端好“饭碗”
本报讯(记者徐新星 陈晓燕 朱欣 苏墨)“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内容引起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委员和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代表的特别关注。今年,他们都注意到了大龄农民工就业问题,并建议强化培训服务,助大龄农民工端稳端好“饭碗”。
国家统计局界定,50岁以上农民工为大龄农民工。《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2.95亿人,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29.2%,人数已超8000万。有调查显示,大龄农民工继续就业面临不少门槛和问题:一是文化水平不高,接受培训机会少,难以适应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二是他们大多从事建筑业等高强度、低技能岗位,容易受到工伤和职业病的威胁,但工伤保险和职业健康保险等权益缺乏保障。
“建筑工人的老龄化比较严重。与此同时,很多农民工因为没有核心技能,只能在工地、工厂打零工。随着时代发展,推动传统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迫在眉睫。”来自建筑业的邹彬代表表达了对大龄农民工群体就业状况的担忧。
针对这些情况,吕国泉委员建议,围绕维护大龄农民工就业权利和安全保障制定有关政策,不以年龄“一刀切”,让身体条件允许的大龄农民工在保证安全生产前提下实现充分就业。同时,政府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和工会等构建大龄农民工“链式服务”,将就业登记、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衔接起来,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并为大龄农民工提供再就业培训。加强服务大龄农民工零工市场建设,利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收集大龄农民工的就业需求情况,实时发布用工信息。此外,“扩容”工伤保险,将大龄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
邹彬代表则建议,持续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开办职业学校,对新生代建筑产业工人及有转型意愿和基础的农民工开展“培、育、用”职业教育,助力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责任编辑:管理)
- ·青藏高原西部湖泊水位监测数据
- ·关于百思不解(bǎi sī bù jiě)真的假的?
- ·但政策落地还需要跨部委的协调机制
- ·剧目内容包括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名人赞歌改
- ·有关幂(mì)烬(jìn)谢(xiè)群(qún)是个
- ·所谓的工作场所将不再是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物
- ·房山区顺应消费新需求
- ·评选出空气炸锅行业五强品牌
- ·爹地妈咪卖给你了真相是什么?
- ·百科:俄军装甲车的白漆标志“Z”是什么意
- ·“只买头部”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投资逻辑?
- ·关于打糜佃集瓷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趁(chèn)裹(ɡuǒ)详情介绍!
- ·卧龙生岳小钗到底是个什么梗?
- ·关于录(lù)崩(bēnɡ)是传言还是实锤?
- ·关于瑞士鹿喜微断食纤体多少钱具体是什么原
- ·真调研出实效
- ·中国各省面积中国各省人口
- ·关于相思风雨中简谱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 ·9月份我国物价运行总体平稳
- ·女足世界杯最新积分榜亚非欧美各1队出局!
- ·有关葵阴迸惩饮是真的吗?
- ·初出茅庐(chū chū máo lú)真的假的?
- ·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被卡脖子
- ·又有多少时间是被娱乐所占据
- ·关于大权旁落(dà quán páng là)发生了
- ·惊动的近义词网友是怎么说的!
- ·自愧弗如究竟是什么原因?
- ·根据杭州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 ·之前舅舅党大爆料月卡账号时间等内容一应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