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pénɡ)价(jià)粤(yuè)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最后编辑时间:2024-08-20 07:02:4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如果记忆准确,刘广喜今年应该70岁了。周围的人都叫他“四伢子”,这是亲生父母给他取的小名。65年前,5岁的他与母亲在长沙市走失,之后被当地的收留所收留。养父前往长沙办事时,到收留所领养了他,从此在江西生活至今。

  刘广喜的记忆里,上火车的地方离老家有200米,房屋布局是“七字形”,屋后有竹林,屋左边有树林,右边有晒地和坟墓。进屋后,灶房在左边,房顶上盖着草,右边是卧室,房顶上盖着瓦片。他用图画和文字描绘出记忆中的家。

  在宝贝回家登记寻亲两年以来,他一直重复着长沙黑石铺这个地点。湖南志愿者一直围绕着长沙黑石铺寻找他的家,却没想到,刘广喜的家在岳阳平江,这与黑石铺完全是反方向。8月13日,阔别65年后,他终于回到老家,与亲人相见。“终于回来了,妈妈当时找你很久。”见到哥哥,刘广喜的妹妹泣不成声。

  1959年,5岁的刘广喜随母亲从汨罗火车站坐车前往长沙姨妈家。母亲将他安置在姨妈家,姨妈做了好吃的,他嘴馋便伸手去拿,被打了一下手后,生气地跑了出去,便找不到家了。

  刘广喜出走后,不仅被人抢走了身上穿的外套和新鞋子,还被一个中年人关了好几天,后来自己偷偷跑出来了,流浪在长沙街头。“有个好心人看我一个小孩在街上流浪,身边也没有大人,就把我带去长沙的收留所了。那时我的养父在长沙工作,他有两个女儿,想要一个儿子,就收养了我。”刘广喜回忆。

  刘广喜走失后,姨妈很自责,后悔当时打了他一下。母亲为了找到他,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贩卖了,倾尽了所有去寻找儿子,都没能找到,人也变得有些精神失常,最终带着愧疚与遗憾离世。

  被收养后,刘广喜随养父来到了江西吉安生活。养父母家里有两位姐姐,养父母对他视如己出,但他还是想找到家人。

  刘广喜说,他15岁时就想找家了,虽然养父母不太支持,但在1974年,20岁的他独自一人回湖南寻亲。凭着对家的记忆,刘广喜去了长沙、韶山多地寻亲,但是没有好结果,无奈回到了江西。

  “找家真的好困难,来回奔波,又没有住的地方。”刘广喜诉说一路的艰辛。等到孩子长大后,他更加频繁地辗转于吉安、长沙、韶山、株洲等地寻亲,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他将自己记忆里的家画在了纸上。

  2022年,刘广喜的女儿在宝贝回家官网上登记了父亲的情况,进行了血样采集,并根据刘广喜的记忆实地走访,但都没有找到突破口。2024年5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对刘广喜进行了二次采血,同时建立专门的讨论群,根据刘广喜提供的“从韶山坐车到长沙黑石铺”线索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走访调查。7月10日,新的线索传来: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伍市镇某村许颂平疑似四伢子的亲人,但这里与黑石铺是完全相反的方向。

  “当时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李岳清小儿子的血型和刘广喜有相似度,随即比对了李岳清本人血型的相似度,最后确定刘广喜就是李岳清走失的弟弟四伢子。”岳阳市平江县伍市镇三和村支书彭湖说。

  刘广喜在家中排行老四,小名叫四伢子。刘广喜父母、大姐和三妹均已去世,如今家里只剩下二哥李岳清和现居外地的五妹。这些年来他们也一直在坚持寻找刘广喜,只是受困于经济条件,只能在小范围内寻找。

  据村支书彭湖介绍,村里和李岳清家都十分重视这场团圆,屋边的杂草都提前清理,很早便在村口等候,李岳清也提前准备好了家宴,迎接弟弟回家。

  记者了解到,刘广喜的儿女特地请假陪同父亲回家,由于需要赶着回去上班,这次回家,刘广喜只是见到了二哥和五妹,去父母的坟前简单祭祀一下。“等到今年过年,我一定要再回湖南去拜访其他的兄弟姐妹,与别的亲人相聚,去父母的坟前看看。”刘广喜说。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