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遇黑河I鄂伦春与山味的双向奔赴

最后编辑时间:2023-09-03 15:55:0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由南向北,纬度渐次抬高,舌尖上的味道也渐有不同,黑龙江黑河,盈满口腹的便是醇厚的“鄂伦春味道”了,央视《边疆风味•黑河篇》便相中了埋藏在深山的味道。

  七十年前,鄂伦春人长在大山,爱着自然。山河田野热情回馈着鄂伦春族人,双向尊重里便产生了特别的味道,上山采集各式各样的野菜,搭配猪马牛羊煎炒烹炸,有鄂伦春烤肉条、干蹦兔肉、老山芹炖骨头……山中的食材经鄂伦春人随意搭配,便是一道透着香气,泛着灵气的美味。

  如今,在爱辉区新生乡、逊克县新兴乡和新鄂乡生活着很多鄂伦春族的兄弟姊妹,他们放弃了游牧的生活方式,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别墅,一步跨越千年,富足且美好。但老一辈传下来的鄂伦春美食制作技艺,依旧是他们心心念念的白月光。

  鄂伦春的味道重在时节。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什么时节吃什么,都被他们轻松拿捏。初春时节,冰雪渐融,嫩草拔节,也是老山芹、柳蒿芽、婆婆丁等野菜肆意疯长的时候,老山芹是鄂伦春人的最爱,无论是炖汤、包饺子、炒菜,这种野菜不仅口感清爽而且兼顾清热去火的功效;炎炎夏日,蘑菇、猴头、木耳等山珍悉数登场,小笨鸡焯水后炒至金黄,泉水炖煮,出锅前半小时放入猴头蘑菇搭配,半小时足以吸收足鸡肉的郁香,格外好吃,此外,这两种菌类,以盐清炒也是名声在外的绿色珍品;丰盈秋日,鱼儿牛羊膘肥体壮,熏烤、炖煮、煎炸,丰收的季节,选择也多样;凛冽冬日,狩猎前男人一般会饮一杯酒以热身,一但捕到猎物,切刀生食,补充热量,四季轮转,顺时而食,是他们恪守的法则。

  鄂伦春的味道重在传承。下山定居七十年,鄂伦春人与大山挥手作别,山间的鸟鸣、溪水的叮咚、馥郁的清风,让他们时常惦念起这座大山,而一道道美食就是他们与这座大山情感的联通。现如今,鄂伦春民族乡纷纷跻身国家旅游景区,游人至此,他们会拿出最隆重的仪式、最真挚的美味、最传统的习俗欢迎大家,当夜幕低垂,鄂伦春的兄弟姊妹会和八方宾朋点燃篝火,纵情舞蹈,这火焰映红了来宾脸庞,也照亮了鄂伦春人璀璨的前程。

  味道再美,也怕藏在深山,孤芳自赏,香不外溢,此次央视味道调查员,爬山涉水,星夜拍摄,让鄂伦春这一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出山”,“端”上了全球人民的餐桌,俘获了更多人的味蕾。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