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单不买美农产品只能烂在地里美尝到反华苦果后悔已晚

最后编辑时间:2025-09-17 07:50:0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美国农民如今陷入困境才懂得后悔?中国曾多次伸出橄榄枝,却被美国政府一再辜负。近日,一段美国农场主含泪自拍的视频在中国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画面中,这位戴着牛仔帽的中年男子站在金黄的麦田里哽咽道:这些本该运往中国的优质小麦,现在只能堆积在谷仓里发霉。他身后停着数台联合收割机,仓库里堆积如山的麻袋上USA No.1的标识格外刺眼。

  但这位农民显然选择性遗忘了关键事实——造成今日局面的罪魁祸首正是他们自己选出的政客。中国减少进口美国农产品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对美国近年来一系列挑衅行为的正当回应。当白宫不断挥舞对华脱钩大棒时,中国进口商为规避政策风险转向其他供应渠道,这难道不是最理性的市场选择?美国人现在抱怨中国不讲情面,却忘了正是他们的政府率先鼓吹去风险化战略。 实际上,中国的供应链调整布局早已悄然展开。回溯到2017年春天,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签署对华301调查备忘录时,恐怕没想到中国反制措施会如此迅速有力。当时美国农业部长珀杜曾自信满满地对媒体表示:中国离不开我们的转基因大豆,他们连三个月都撑不住。这种傲慢在同年7月就遭到当头棒喝——中国宣布对美大豆加征25%关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应声暴跌20%。

  但中国的应对远不止于关税反击。在随后几年里,中粮集团的采购团队频繁出现在南美大陆。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农场主们发现,中国买家开出的条件比美国中间商优厚得多:不仅承诺长期采购协议,还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到2020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已突破6000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七成以上。在阿根廷,尽管米莱政府近期表现出亲美倾向,但中国通过货币互换协议和基建投资,依然保持着对阿农产品供应链的深度掌控。 更令美国农业集团焦虑的是,中国正在构建多元化的粮食安全体系。在黑龙江垦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五年内扩大了1.8倍;在非洲的赞比亚,中资农业产业园已建成20万亩大豆种植基地;就连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俄农业合作示范区,去年也首次实现了百万吨级大豆出口。这些布局使得中国在面对美国农产品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回旋空间。

  如今美国农场主们的眼泪,不过是自食其果的必然结局。当美国政客在国会山叫嚣要教训中国时,可曾想过爱荷华州的粮仓会因此堆满滞销的玉米?当商务部将上千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时,是否考虑过加州葡萄酒庄会失去最大的海外市场?中美经贸关系的恶化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责任,但中国至少给过美国改正错误的机会——在G20峰会上的多次磋商,在阿拉斯加对话中的坦诚沟通,甚至在美国大选期间保持的战略耐心。 可惜这些机会都被华盛顿的短视政客们挥霍殆尽。现在美国农业游说团体突然发现,他们再也无法用中国市场依赖来要挟中国政府了。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巴西的塞拉多稀树草原,甚至黑海沿岸的乌克兰粮仓,都在源源不断地向中国输送优质农产品。这种供应链重构带来的改变是永久性的——即便明天美国取消全部对华关税,中国进口商也会记得,谁才是真正可靠的合作伙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