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融监管局曝光非法中介典型案例:冒充保险人员骗退保、虚构投保骗佣金

最后编辑时间:2025-08-01 13:31:1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中国网财经7月31日讯 近期,重庆金融监管局曝光多起金融领域非法中介典型案例。从冒充保险人员骗退保,到虚构投保骗佣金,再到伪造证明逃避债务,非法中介花招频出。以下案例旨在帮助社会公众增强风险意识和提升防范能力。

  重庆某保险公司发现有不法分子冒充该司工作人员上门面见客户,利用偏远地区客户对保险知识的匮乏,骗取客户资金。以张某、白某为首的犯罪团伙熟悉保险公司电销及客户退保流程,以非法方式获取保险公司电销客户信息,设计诈骗话术及手法,打着“代理退保”旗号,冒充该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上门怂恿消费者退保,诱导消费者使用手机下载安装该保险公司某APP,欺骗消费者该APP上的可贷款金额为退保金额,并声称可帮助消费者多获取退保金,让消费者支付多退金额的50%作为服务费。

  经公安机关查明,张某、白某等十人(曾从事保险销售工作)利用非法购买的保险公司客户信息,先后在黑龙江、新疆、陕西、重庆等地单独或伙同实施代理退保诈骗,涉案金额共计29万余元。张某、白某等十人因诈骗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至三年三个月(或缓刑),并处罚金二千元至一万五千元不等,退缴违法所得、退赔被害人1500余元至79000元不等,判令其中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的4人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对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公开赔礼道歉。

  重庆某保险公司原业务经理唐某及其团队成员(以下简称犯罪团伙)利用寿险产品首期佣金及津补贴较高的特点,自筹资金,虚构投保人,以赠送保险或好处费为噱头,为不具有真实投保意愿的人员购买保险,骗取佣金及各项奖励,首期投保“套利成功”后便不再续保,并以“客户”名义进行投诉,迫使保险公司退保。

  经公安机关查明,该犯罪团伙通过上述方式违规签发保单823笔,垫付首期保费224.65万元,骗取佣金、奖励284.31万元,非法获利59.66万元。唐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9名从犯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到1年3个月不等,1名从犯被单处罚金。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