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己的钱币为什么非P、N才能上价

最后编辑时间:2024-09-14 20:33:1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故事来自于我看到的一个帖子,楼主说自己有一枚中外通宝五分裸币,以前也没想过要在PCGS或NGC入盒。

  但是期间多次找所谓的钱币收藏专家、业内大咖、顶流拍卖公司钱币部门经理交流,但是他们都认为是假币,要不就委婉的表示看不懂!

  在多方不看好这枚中外通宝五分裸币之后,楼主将这枚裸币送往NGC评级,并且顺利通过了NGC评级,并且获得AU58的高分,之前那些对此币不看好的钱币收藏专家、业内大咖、顶流拍卖公司钱币部门经理们一个个又全部跑来询价,纷纷表示愿意高价买账!

  其实这种情况放在现在并不少见,很多泉友也都遇到过,诸如买币先问能不能入盒、入盒包多少分、入盒就不管真假等等,其实都是变相的反映这个现象。

  楼主写这贴子就是觉得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自己人鉴定的没有国外公司鉴定的更令人信服,再结合当下芯片、工控软件被老外卡着脖子,自己想想觉得很讽刺很无奈。

  帖子下面有很多泉友回帖,针对于“中国人自己的钱币,为什么非P、N才能上价”这个问题,大家其实有很多理解:

  其实也不用酸国外评级公司,人家的数据库及评级师都要比所谓的专家懂,加上评级币水涨船高也是炒作造成的。

  PCGS和NGC评级公司起步较早、运营的好,占有率和认可度就高。好比都是浓香酒,为什么五粮液就比剑南春和泸州老窖受认可?一定是酒质差异吗?当然不是,品牌效应占主要。

  钱币的鉴别是靠长期修炼、不断积累才能掌握,现在玩钱币起步较高,尽管评级也有很多问题,但是一些权威评级公司,还是不错的。评级公司的出现可以让入圈新人少走弯路。

  只能说所谓国内专家也不怎么样,也不排除专家们利欲熏心,所以呢也别迷信什么“砖”家,自己好好钻研,当成爱好就行,这样水平才能精进。

  但是真品传承的韵味,上面经过历史洗记的气息是赝品做不出来的。PCGS、NGC相对我们国内公司的确是更加公平公正,背后的数据支持也非富!最主要的还是公平公证!!!

  国内专家为了利益可以不顾名声,可以无所顾忌,谁还敢信他们,所以没有一定权威标准,字画、瓷器,古玩没落了,大家都不敢玩了。

  而钱币是因为评级的兴起,特别是P和N,客观上为钱币保驾护航,促成了钱币成为一种产业,一个行业,使资本能放心大胆的参与进来,促成了钱币行业的繁荣,P和N功不可没。

  所以大拍上,老藏家或名家的裸币拍不过同状态的盒子币,原因就是大家都不相信专家和名家了,失去了对他们的信任,都只信盒子币了,这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国人无信誉啊,只能相信P盒和N盒。

  其实外国最早是ANACS评级,也就是早期的小白盒,只是公司转手几次,质量下降,才慢慢N取代(新中国及龙银)。

  而N后期评龙银趋向保守,结果P取代之,当然,市场方向人为吹棒亦是因素,至于国内公司始终给人感觉有较重群带关系。当然,利之所至,常常都有其个人问题,那就看持有者选择。

  承认不足才能有所进步,结合题目:机制币理念是引进国外的、设计师大多也是国外的、制作工艺、模具是国外、设备 是国外的。

  其实在早期,也就是在十多年前,以某博为首的国评,在创业初期,也保持着为泉友把关,谋福利的初心,其评级标准、水平也都不比P、N差,也得到泉友们的喜爱,当时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丝毫不比PC和N盒差。

  但是到了后期,这些国评却慢慢地失去了本心,相对于P、N的问题,其后期出现的问题太多太多了,如浙江某博萌萌批量自产自销、某粹批量萌萌新盒、某夏缺陷、性质乱评等等,更别提高分低能这些小毛病了。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