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促进重点人群充分就业

最后编辑时间:2025-09-11 19:15:5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是需要重点支持的就业群体。当前,部分劳动者尤其是重点就业群体的求职预期、就业观念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错位。促进重点群体充分就业,需要精准施策、转变理念,不断完善有针对性的就业支持体系,稳住就业基本盘。

  今年以来,部分地区开拓思路,把招聘会开进夜市、公园等场所,这些做法突破了招聘的传统模式,拓展了招聘的时间与空间,体现出政府部门服务民生、促进就业的创新理念和积极作为。但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求职特点,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

  我国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1222万人,未来10年每年都将维持在1000万人以上,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青年群体对优质岗位的期待难以完全满足。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最近,回炉夜校现象火热,就是青年群体调整职业路径、提升求职竞争力的新解法。由此可见,促进充分就业不仅要缩短就业服务的空间距离,还要从增强求职者本领的关键环节出发,提升就业质量。

  促进充分就业,还要应时应地增加就业地的吸引力。近年来,各地纷纷推出引才政策,从住房补贴、租房优惠、创业资金、落户便利等方面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年轻人不光看重薪酬,也关注社会包容度、舒适度。促进充分就业不仅要给政策,还应懂需求,用诚意打动人心。同样,吸引农民工务工也要转换思路,从他们的需求入手,在提升就业质量、权益保障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与便利,增强农民工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一些地方近几年出台的支持流动儿童入学、就医等措施,就是“抢人大战”的路径升级。

  企业是促进就业的关键力量。促进充分就业,最重要的还是支持经营主体稳岗扩岗,努力拓展就业增长空间。要采取有效措施从供需两端发力,建立援企稳岗常态化机制,落实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吸纳就业补贴、重点群体税收优惠等政策,更大力度减负以稳岗扩岗,降低部分劳动者的失业风险。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