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蛊骨臂钟会有什么样影响?

最后编辑时间:2023-09-16 19:48:5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上半年,亿纬锂能继续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但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与业绩背道而驰,股价延续下滑态势,公司也于近期抛出回购方案并实施首次回购。

  值得指出的是,亿纬锂能在去年12月披露拟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70亿元用于两大项目的投资建设,但在监管加强对再融资要求的背景下,该笔融资能否通过审核呢?

  今年上半年,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收入229.76亿元,同比增长23.93%。公司表示,随着新工厂、新产线进入量产阶段,保持了稳定的供应能力,带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拉长时间维度来看,亿纬锂能近年来营收实现快速发展,从2018年43.51亿元猛增至2022年的363.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9.96%,其中近两年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107.06%、114.82%。

  虽然亿纬锂能中报仍实现营收的快速增长,但增幅放缓也是十分明显的。对比同行,宁德时代中报营收同比增长67.52%至1892.46亿元。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亿纬锂能以消费电子起家,近年来乘着新能源东风,业务延伸至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目前新增业务已经成为公司营收重要的构成部分。

  上半年,亿纬锂能动力电池业务实现收入121.19亿元,同比增长71.92%;储能电池业务实现收入70.72亿元,同比增长120.17%。

  动力电池方面,报告期内,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出货量达12.65GWh,同比增长79.46%。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列全国第四名,市场份额4.35%。

  从行业来看,中汽协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为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而据SNEResearch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304.3GWh,同比增长50.1%。显然新能源汽车行业仍旧处于快车道。

  对比同行,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三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创新,装车量占比分别为43.4%、29.85%、8.26%,即亿纬锂能与前三企业的装机量差距还是较大的。

  储能电池方面,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出货量达8.98GWh,同比增长102.30%。根据InfoLink公开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三名。

  根据SMM公开信息显示,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87.0GWh,同比增长122.0%,从这点来看,亿纬锂能的出货量与行业增速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亿纬力能上半年的消费电池业务出现了下滑,实现收入37.3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9.12%。对比同行,同期欣旺达消费类电池实现收入133.6亿元,同比增长3.57%。

  不管是动力电池,还是储能电池,未来的前景都是不可限量的,GGII预测国内2023年动力电池出货量有望超过800GWh,同比增长80%左右,当然,相关企业能否分一杯羹,还是需要靠实力说话。

  今年上半年,亿纬锂能实现归母净利润21.51亿元,同比增长58.27%,而扣非净利润为12.56亿元,同比仅增长5.22%。

  对比发现,亿纬锂能的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的差值高达8.95亿元,而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根据中报,亿纬锂能报告期内的非经常性收益8.95亿元,同比猛增442.16%,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10.83亿元。分析来看,2021年及2022年,亿纬锂能的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的差值逐年拉大,分别为3.59亿元、8.14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非经常性损益不具备持续性的特点,企业的良性发展,最终还是要依赖于主营业务,毕竟这才是企业真正的立根之本。

  虽然亿纬锂能中报的成绩单值得肯定,但公司在二级市场却遭遇用脚投票,呈现持续下滑态势,进一步拉长时间线元/股(前复权,下同)高点之后,迎来一波骤降,随后反弹至去年8月的121.64元/股,此后快速下滑。

  截至9月15日收盘,亿纬锂能股价为46.28元/股,较最高点跌幅近7成,较去年8月跌幅逾6成,总市值为947亿元,TTM市盈率22.01。

  2022年3月,亿纬锂能披露回购方案,回购股份资金在1.5亿元~3亿元之间,回购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价激励。当年11月,公司完成回购,回购总金额1.5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今年8月24日,亿纬锂能再次披露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也是1.5亿元~3亿元之间。截至9月13日,亿纬锂能回购金额为0.9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作为一家市值近千亿元的动力电池巨头,亿纬锂能本次回购金额最高不超过3亿元,或许还应适当加码回购,才能稳住投资者。

  值得关注的是,在公司去年回购股份期间,亿纬锂能的董监高则进行了减持操作,减持的高管包括董事艾新平、副总经理桑田、副总经理李沐芬(已离任)。另外,也有部分高管披露减持计划,但截至期限届满仍未减持公司股份,包括董事江敏、刘建华,个中原因不外乎减持价格不合适。

  实际上,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同样面临股价下滑的烦恼,截至15日,公司股价为207.76元/股,TTM市盈率21.11,略低于亿纬锂能。

  2022年12月9日,亿纬锂能披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集金额不超过70亿元,用于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21GWh大圆柱乘用车动力电池项目两大项目的建设,募集资金投入分别为40亿元、30亿元。

  深交所在今年6月11日向亿纬锂能下发审核问询函,提出两大类问题,共计10个问题,针对融资,深交所指出:在前次募投项目尚未实施完毕,产品毛利率持续下滑,且持有较多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情况下,短期内再次进行融资并扩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否存在过度、频繁融资的情形。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亿纬锂能在近年来多次进行融资,其中2019年4月定增募集25亿元,2020年10月定增募集25亿元,2022年11月定增募集90亿元。

  截至6月30日,亿纬锂能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103.28亿元、29.05亿元,合计132.33亿元,公司称现有资金不足以满足生产经营需求,通过股权融资进行扩产有利于改善资金缺口,优化财务结构。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公开表示产能严重过剩,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000GWh-1200GWh,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必将回归理性状态。

  截至2022年底,亿纬锂能现有产能为34GWh,预计未来五年(含2023年)的产能释放分别为50GWh、45GWh、82GWh、80GWh、45GWh,现有产能与释放产能合计336GWh。

  2022年的34GWh与2027年336GWh,两者相差近10倍,亿纬锂能这个步伐是否迈的有点大呢?对比来看,宁德时代截至中报的产能为254GWh。

  据iF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13日,已有95家公司的定增方案因种种原因未能落地实施,那么在监管加强对再融资要求的背景下,亿纬锂能的融资能否顺利通过深交所审核,并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则有待时间验证了。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