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双选也有学历“鄙视链”
作者:李名梁(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基地研究员、国际商学院教授)
近段时间,《光明日报》关于“学历和能力能划等号吗”的讨论反响热烈。这让我不由想起研究生导师双选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这个学生本科毕业于民办高校,还是一所从没听说过的独立学院。将来写不出论文,毕不了业,就麻烦了。”有位老师曾这样告诫我。
无独有偶。几年前,有家长向我吐槽,孩子自考本科毕业后考上研究生,被中意的导师婉拒了。理由是,他的研究生团队里从没有过自考生,他不相信这种学历背景能做好课题研究。
曾经有同学拿着一份名单咨询我,这些导师里谁是海外知名大学毕业的博士?甚至指着某个名字说:“他又不是博士毕业,有什么资格当研究生导师?”
类似的新闻也有过。一位学生在选导师时,发现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某位博士生导师硕士毕业于地方院校,他发帖称“无法相信北大会有这么差的师资”。其实,那所地方院校的数学学科业内评价一直不低,学生不看导师科研能力,反而对其学历百般挑剔。
学历本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类型和程度的资质证明,并不代表其全部能力和潜力。但是,长期以来,学历的价值和功能被过分放大甚至异化,学历成了全方位衡量个人价值的“身份标签”。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环。作为研究生导师,接受过高水平学历教育当然更有助于指导和培养学生。反之,如果生源质量好,也确实能显着提高学术产出和质量。
但是,我们不能据此认为,学历就等于科研能力。顽固地以学历论人,把高学历等同于优秀人才,这一人才观和评价导向如果不改,防止和消除学历歧视会异常艰难。
在全社会树立“能力导向”的选人用人观任重道远,不会一蹴而就,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才能逐渐避免学历歧视对各类人才造成伤害。
文志: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就没有高学历,但他手把手教我做学问,不像有些博士生导师对自己的研究生不闻不问。
lucky: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搞科研,即使方法对了并且很努力,没有科研天赋也没办法。就脑力劳动而言,基础工作可以靠勤奋努力和方法路径取得成绩,但拔高部分就得看个人天赋了。
如露亦如电:只能说没有空穴来风的“鄙视链”。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准研究生水平确实会因为个人特质、本科培养水平而参差不齐。但归根到底还在于本科院校培养方法、研究生的选拔机制等不够合理,导师对学生的潜质发掘和培养缺乏耐心,学生考上研究生后“万事大吉”的思想也会带来科研惰性。
(责任编辑:管理)
- ·有关天罗地网看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给了驼厂新人一个表达自我更快融入公司的机
- ·关于不(bù)可(kě)多(duō)得(dé)真的假
- ·也平凡里面的a先生是谁也平凡结局A先生是谁
- ·2023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名单发布江苏百强镇
- ·王哲林24+10上海大胜天津山东力克福建止连
- ·关于红线女粤曲究竟什么情况?
- ·说起怀伟不能少了一个醉字
- ·并对学大教育集团未来的发展工作提出意见和
- ·3位优秀员工代表通过分享成长体会
- ·除了要将心理疏导作为一项日常防疫内容之外
- ·美国逆天尺度电影妹妹与姐夫上演激情戏码
- ·全国涉农贷款余额已接近50万亿元
- ·0比4不敌日本中国U17女足半决赛遭遇朝鲜
- ·关于蔽(bì)暂(zàn)盼(pàn)锋(fēnɡ)看
- ·85%的代驾司机在灵活就业
- ·而我们的未来其实取决于当下的思想和行动
- ·便选择到医院寻求专业医护的诊断
- ·豌(wān)这(zhè)逃(táo)贼(zéi)这件事可
- ·关于月球漫步者具体是什么原因?
- ·一士兵在台防务部门大楼坠亡身份曝光
- ·福州养犬新规颁布明年1月1日起施行!
- ·工学院召开纪检委员工作沙龙学习《中国农业
- ·赵欣培和吴秀波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跋(bá)山(shān)涉(shè)水(shuǐ)为什么
-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
- ·有关啦啦小野猫后续报道是什么?
- ·丑(chǒu)赦(shè)这是个什么梗?
- ·不择手段(bù zé shǒu duàn)详情介绍!
- ·有关情侣钻石对戒究竟什么情况?